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学生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阳光,播撒到哪里,哪里就会满园芬芳。爱的表达应该既是无微不至的、真诚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需要倾注自己的情感与爱心时,把学生的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幸福时,那么我们便会把对学生的关怀当作自己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就会把每一颗心灵作为自己思考、研究、倾听和欣赏的对象,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需要在爱的沐浴中成长,在爱的体验中体会到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宽容、友善,得到激励与感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我将怀着对学生的满腔热爱,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让每个学生的精神生命都能够自由呼吸。也为自己的教师生涯奠定美丽的基调。
一、倾注师爱,爱生如子
1、让“关爱”成为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2012年任高二二班班主任时,班级有位女同学母亲因病去世,母女情深,加上家庭的其他特殊情况,女孩受到打击很大,情绪低落甚至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我就经常做她的思想工作,和她交流沟通,自己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不忘给她准备一份。周末带她来我家,帮她洗澡,洗衣服,给她改善生活,我女儿有的都有她一份,告诉她老师的家就是她的家,在家里不需要有任何拘束,想要什么想干什么都是她的自由,但是要乐观,要一切向前看。几个月下来女孩的心理包袱卸下来了,整个人也精神了。在校级运动会上,女孩拼了命的去跑,为班级拿到了名次,又重新找回了自信。2013年我继续任她的班主任,在2013年高考中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济南大学。事后女孩发短信给我说:“丽丽姐,在我人生最灰暗也最关键的两年,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了你,尽管我一直私下里叫你丽丽姐,但是在感情上,我却把你当成了妈妈。你的每一顿可口的饭菜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次促膝长谈,都会永远激励我。你放心吧,和你相处的这两年不仅在知识上而且还有思想上我都学会了很多,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记住要乐观,要一切向前看。有些话当面说不出口,但是我会用行动让你放心。”
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阳光”吧,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2、深入调查,因材施教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受锻炼的基本权利,关注后进生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体现。班主任首只有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才能挖掘出他们潜在的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等待老师去雕琢。
2014年任高三二班班主任,班级有位男生入班成绩班级最后,学习起来整个人也没有精神,了解得知男孩父母都在上海打工,他从小跟着奶奶生活,一年最多只能见父母一面,和奶奶也没有共同语言,思想上动力不足。了解情况后,我和他进行了几次长谈,先让他理解父母的不易,扭转父母不关心自己的不正确思想。然后从学习习惯、时间安排利用、待人接物、树立远大目标几个方面和他进行了交流,为他量身打造了一套高三逆袭计划。并且开玩笑说:“你亲娘离得远,就让干娘帮他们照顾你吧!”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该生的确在我们规划的几个方面都有所突破,经常都是班里来的最早的一个。我又及时鼓励,几个回合下来,该生成绩明显提高。其他同学羡慕嫉妒恨的开玩笑说:“老师,我们也需要干娘!”我就势告诉学生们:“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在学校我就是你们所有同学的老师兼家长。”班级越来越团结和洽,学习氛围越来越浓。2015年高考这位男生以583分的成绩顺利进入山东农业大学,成功逆袭,在高考中创造了奇迹。高考后这位男生找到我说:“老师,是您改写了我的命运;干娘,我永远是您的儿子!”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3、懂学生,是关爱的前提
教师要做“懂学生”的人,因为懂学生的教师会用学生所需要的方式去爱学生,不会用自己所认为或自己所需要的方式去爱学生,懂学生的教师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
2014年任高三二班班主任,班级还有位男生偏科现象十分严重,物理化学经常考试满分,但是英语却只考30几分。性格也比较偏激,擅长的学科兴趣高涨,不擅长的学科上课呼呼大睡,连课都不听。他这么有学科优势的一个孩子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的毁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他交流几次成效都不大。我又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结合以往几年积累的高考数据并拿出以前的学生的具体例子开导他,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结合木桶理论分析,如果英语这块短板不迅速崛起,自己理化再大的学科优势也无用武之地,十几年的努力全都将付诸东流,想考个好学校太难了,必须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补缺势在必行,可是补上去谈何容易!最终我们君子协定,必须把握好课堂主阵地,不许打瞌睡走神。然后从练单词入手,他每天在各科学习之余多写一张英语单词,每周汇总,我帮他收藏整理,一个月以后,看着厚厚的一大摞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他自己都不相信这都是他自己写的。几个月下来成效颇丰,他的思想也大有改观,上课睡觉情况彻底根除,甚至还能主动问英语老师问题。我趁热打铁和他打赌,如果他高考英语成绩够70分,我就请他吃饭,他也就离自己的高考梦不远了。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该生在2015年高考中英语果真考了70分,总分562分踩着一本线走进了烟大。高考出成绩那天,他通过QQ给我发了一个大大的笑脸,留言到,老师我英语够70了,但是不是你请我,而是我要请你!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全部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把自己的全部希望托付给了老师。老师只有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心去教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问心无愧。教育之爱才会有如阳光,投射出万丈光芒。
二、注重班级建设 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1、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
平时我以身作则,注意培养学生的习惯。比如我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随手捡起来。平时进教室只要我一低头,学生们就知道我要捡起地上的纸屑杂物了,所有学生也迅速低头看自己附近有没有垃圾,所以到现在我即便不进教室,学生们也会随时维护自己周围的卫生。搞好班级建设,塑造美好心灵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班主任首先要做的。
在学习上,我从课堂、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和上下午大课间入手抓班级秩序,这几个时间段最能看出学生的状态。进入高三之后我就分阶段对学生提出要求:坐得住,低下头;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减少非智力性失分;调整好心态,锻炼好身体。大凡有成绩的人士哪一个不是能够坐得住冷板凳,潜心研究?学生进入教室后要迅速低下头,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有进入物我合一、学习时除了知识大脑中其他杂念一点都没有的状态,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非智力性失分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最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必须从平日的认真审题、规范作答入手,才能保证考试减少非智力性失分。
并结合科学数据和学生分析好习惯的养成规律。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象转动的车轮一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可见习惯的力量,不经意会影响人的一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可是大部分人会在前一个月自动放弃,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监督,没有人交流,没有坚持的信念。 而我们就要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班级要求入手,将好习惯的养成坚持到底。
2、协调链接,加强融通 ,发挥班导会作用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在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间构建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使学生喜欢、信任甚至崇拜他的每一位任课教师。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很大程度受班主任的影响,所以我们自己首先要欣赏每一位任课教师,抓住任课教师的闪光点,给任课教师搭建向学生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带着一种信任、一种渴望去听课。
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经常主动地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课堂表现,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以便课后及时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了增强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实效性,我经常与课任教师一起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并邀请课任教师共同完成教育学生的重任。
作为高三理科班主任,不懂理综、不会指导理综是一定不行的,我就积极向理化生老师取经。我们齐抓共管,寒假放假时让学生大量练习理综题目,三天一套。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在高考中理综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常规量化管理,宽严相济
班风不正,学风难振。班级的常规管理是学习的后方保障,没有高质量的睡眠,就难以保证高效率的学习状态,没有洁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无法保证愉悦的心情。所以,要抓好学习,首先要抓好常规管理。任班主任以来,我就严格管理班级常规。从出勤、仪容仪表、卫生值日、自习课秩序,到教室内的卫生行为规范等,班里都有明确要求和记录,我也会经常抽检。
我以宿舍为单位,每月从纪律、卫生、物资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每方面进行了量化,并与学区的考核挂钩。因违纪被学区扣罚一分,折合班级考评10分,因优美宿舍被学区奖励1分,折合班级考评分10分。其他奖惩与学区一致。大多数学生都有上进心,这就极大限度的控制了宿舍违纪,刺激他们向优美宿舍靠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细的量化也未必使所有同学认同。做的好的时候,我毫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做的不好的时候,我就采取一定的惩罚手段。和他们个别交流,谈心,讲道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主动要求“劳动改造”,当然是在我的提醒暗示下。时间一长,我教育完违纪的同学,他们都会问我,老师,我该做点什么弥补一下呢。这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问题了。
4、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就好像整个班级的火车头。因此,要培养一支有责任心,敢于负责任的班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对学生不了解的情况下,我通常不急于选班干部,而是制作一份学生情况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认真填写,先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再通过观察和交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最后,在班会课上通过推荐与自荐的方式产生班干部候选人,又通过竞选的方式组建班委会。我们一起讨论卫生要到什么标准,纪律要达到什么要求,对违纪学生如何进行批评指正等等。刚开始我每天要听他们是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对他们的真心管理、大胆管理表示赞赏,并同他们探讨有无更好的方式。这样,使他们自尊心得到尊重,也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迅速提升。然后我大胆放手,给班干部更多的权力,班干部就是副班主任,班干部获得了更大的管理空间。获得尊重的班干部管理班级的干劲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班风在班干部的精心管理下很快形成。
三、平稳心态,张弛有度
高三的紧张是众所周知的。学生的心情会因对前途的未确定而在不知不觉中起起伏伏。老师也会因学校定的任务、个人的责任心,弄得自己也心情紧张、起伏不定。高考越临近,心理战的比重越高。可以说高考到最后是心理素质的比拼。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高考决胜的关键。
要平稳学生的心态,首先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先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我深知自己的心态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以成长目标要求学生和自己,不被成绩的起伏牵着鼻子走,要从整体上把握班的成绩、学风的走向,整体把握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的情况,把握好大局。参加高考的最终是学生,所以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决定了他们临场发挥的水平,我深知班主任应该将之列为高三的重点工作。在各次大考、自主复习这些时段,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变化,我总是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及时作出对策。
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都会精心准备。我先后买过很多资料,有感恩的,有励志的,有寓言故事,有哲理故事等等,每节班会课我都会结合近期班级情况选取相应主题和同学们交流。
2013年针对学生困难面前轻言放弃,我召开过班会《逆境也要飞翔》,结合实例告诉学生要做遇热则芳香四溢的咖啡豆,而不是遇到困难就变软的胡萝卜,逆境是弱者的绊脚石,却是强者的垫脚石;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我们还召开过《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13年高三五月份考试之后,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一些学生焦躁不安,缺乏自信,影响了备考状态。我召开了以《山再高也在脚下》的主题班会,用flash、小故事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每个孩子都面带微笑昂首挺胸阔步走,因为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的时候,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一定会充满信心。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同学们信心倍增,成功度过高考前最迷茫的阶段。
2014年刚开学不久,发现同学彼此不熟悉,班级凝聚力不强,我召开了以《让我们同行》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认识到全球60多亿人,而我们这57个人是因为缘分才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缘分,珍惜友情。生命要靠许多朋友来巩固,我们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激励与鞭策,可以得到信赖与尊重,可以得到更多…… 。学生时间利用不合理,我又召开班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通过撕纸游戏让学生认识到人生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短暂而宝贵,必须分秒必争珍惜青春,要让将来的自己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不给青春留遗憾。
2015年召开感恩主题班会《也有一种奇迹叫父母》,让学生体谅父母,化感恩为学习动力。2015年5月份又结合高考临近的现状召开班会《聚焦正能量,实现成功梦》通过小游戏和科学数据和同学们分享积极的正能量的心态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作用,在高考前学生大胆喊出了自己的梦想,誓为高考最后一搏。我又适时为每一位同学送上一枚有学生姓名的高考纪念徽章,上面写着:某某某,高考必胜。我也有一枚上面是高三二班高考必胜。当时班级士气空前高涨,学生感慨道:丽丽姐,我们一定一定不辜负父母和你的期望,不辜负青春!并和我相约高考时我们都带上我们的幸运徽章,满怀信心交上高中三年最成功的答卷,让高考成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巅峰!事实证明他们确实说到做到。
做学问不难,难的是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导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不难,难的是学生怎样通过你的人格影响树立起坚定的人生信仰。教育就是一种爱,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播撒爱的阳光,定将满园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