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一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2011年度为适应学校扁平化管理,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制定并试行《一岗双责全员育人导师制度》,根据指导要求建立导师手册,记录育人过程。自2014学年继续完善、推行全员育人管理,健全了全员育人的班教导会制度、家访制度管理工作考核制度等系列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统一领导、教师全员参与、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强化班组合和备课组的第三层次管理,全面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行了全员育人优秀班组合、优秀教研组、优秀学生的评比活动。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创新高中人才培养模式,现就我校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教师全员参与、覆盖全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进行全面指导的育人新机制。
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好老师标准的具体举措,是深入推进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工作原则及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1、全员参与。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导师,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导师。坚持导师学生结对的相对稳定性,贯穿学生高中学习全过程。
2、学生为本。导师要切实发挥思想引导员、课业辅导员、心理疏导员、生活指导员、成长向导员的作用,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指导方案,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身心健康成长。
3、注重实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工作制度。不能搞形式化、档案化、表面化,要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
(二)工作目标
1、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使育人制度进一步完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育人效果进一步显现。
2、全体教师进一步落实教书和育人的一岗双责责任,对学生予以全面关怀、因材施教。
3、指导受导学生注重道德涵养、学业修养和习惯养成,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行为自律、自主学习、自强心理的良好品质。
三、导师对受导学生的指导内容
(一)在思想上进行积极引导
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在学业上进行良好的辅导
帮助学生进行学业分析,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心理方面进行全面的疏导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疏导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挫折和烦恼,激发增强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意识,培养学生阳光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在生活上给予恰当的指导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指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自立、自主、自理能力。
(五)在成长上做学生的向导。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根据学生自身个性特点,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指导和发展指导,引导学生培养发挥兴趣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引路和奠基。
四、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
层层召开教师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查找分析学生弱势的原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全员导师制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校科学管理、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功感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让学生有倾诉的老师,让老师有牵挂的学生”。
(二)建立导育关系
建立导育关系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以班级任课教师为主、其他班级(年级)教师为辅;第二,以师生双向自愿选择为主、指定结对为辅,达到全员覆盖;第三,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也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业情况、家庭情况,科学引导教师选择学生和学生选择导师。依据以上三条原则,我校在建立导育关系方面做出如下规定:
1、全体导师认真写出《导师个人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自我的专业提升情况、任教学科、兴趣爱好等。(电子版)
2、每个受导学生认真写出《学生个人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情况、学业情况、兴趣爱好、在哪一方面期望获得指导等。(电子版)
3、行政班班主任负责将上叙文字内容收集汇总后传达给班级的导师和同学。
4、音乐体育美术等特长生的导师原则上由级部相应专业教师担任。(也可以考虑实行双导师制?)
5、导师依据《学生个人简介》内容,参考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信息选择自己的受导学生,并把名单提交给班主任;学生依据《导师个人简介》,参考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信息选择自己的导师,并把结果提供给班主任。班主任把双方选择结果汇总形成全员育人小组。原则上每位导师受导的学生数量不超过10人。
6、给导师和同学提供一次更改的机会。导师和学生之间有一个月的磨合期,在此期间彼此不能融洽进行导育的,可以提出更改申请。双方同意,再建立新的导育关系。
(三)主要导育的形式
1、注重交流互动
要加强导育师生之间、导师之间、导师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表现、思想动态和需求意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指导活动。
2、加强个体辅导
导师应该深入了解受导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组织开展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接受教育、历练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受导学生的要求 :
(1)经常主动地向导师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接受导师指导,按要求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2)积极主动地参与导师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服从导师安排。
(3)每学期撰写一份心得体会。
3、导师进行辅导和指导的形式
可以采取座谈会、主题兴趣活动、学习活动、研学活动、实践活动等方式。注意做好过程记录和资料(照片、视频等)保存。
(四)完善导育制度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要着眼实效性、制度化和常态化。我校实行以下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制度:
1、建立成长档案制度,建立《导师工作手册》和《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导师关心受导学生的生活,并给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提倡聊天式谈心,学生每2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每月至少与学生亲切交谈一次,要用心换心,以真诚换真诚,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了解掌握学生的进步状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多鼓励,多希望,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在师生间架起沟通友谊的桥梁。 要求每位导师填写受导学生的家庭情况、谈话和帮助措施,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畅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同班同学甚至家庭、社区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对被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合理分析和评价。每学期结束,导师要做好工作总结,上交级部。
2、建立学情会商制度,定期召开学情分析会,以班级为单位共同会商学生整体状况和导师工作开展总体情况。级部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探索规律,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学校必要时对重点案例、特殊情况进行集体会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3、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导师与受导学生家长的合作沟通。学校提倡每学期实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每月与学生家长交流1次,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表现,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并做好记录。可以采取电话、面谈、家庭通知书、书信等形式进行。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对学生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给学生以实质的关怀和鼓励。
4、完善班级教导会制度,班主任、班级任课教师、导师和家委会代表参与,定期研讨解决班级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导师要深化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全面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等,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困难,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五、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依据《山东省关于普通高中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意见》,为了切实推进我校高考综合改革、高中特色发展和德育改革,加强我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实施指导,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我校2018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经研究决定成立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焦强林 田茂维 王可文 曹 钧 王树志
副组长:栾咏祖 金福业 张世江 王德江 于秀英 吕玉巧 张益升
组 员:陈丕强 焦尊怡 于春晓 曹作高 张宇龙 孙 杰 张 容
组 长:曹 钧
副组长:栾咏祖 张世江 王德江 于秀英 吕玉巧
组 员:陈丕强 焦尊怡 于春晓 曹作高 张宇龙 孙 杰 张 容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1、制定完善导师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导师的工作责任和要求是:
(1)在思想上进行积极引导
①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②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③对受导学生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
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在学业上进行良好辅导
①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
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③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④鼓励质疑问难和乐思妙想,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辅学生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解决学困生“想学、愿学、能学、学会以及会学”的问题。
(3)在心理方面进行全面疏导
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
②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
③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
(4)在生活上给予恰当的指导
①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②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5)在成长上做学生的向导:
①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明确发展方向。
②根据学生自身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培养发挥兴趣特长,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和发展指导,为将来正确选择职业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③学习和掌握人的生长发展规律,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成长咨询。
2、持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通过交流研讨、定期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教书和育人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指导服务学生的能力。
3、加强工作考评和激励,将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量和工作绩效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内容,对于责任履行不到位的导师,学校将会出台明确的量化考核办法,并纳入教师综合工作评价考核,对于工作成效突出的导师进行奖励,对敷衍了事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导师进行处罚。
六、考核评价。
学生成长导师制对学生强调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定。在学习上看学生主动学习,有计划学习情况,学习进步情况;同时看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情况。学校经研究决定对全员育人导师制实行如下的考核评价制度。
1、以学生期末成绩为基数,教务处和级部评价导师指导学生成绩情况和发展表现,成绩与导师工作评价、绩效工资挂钩。
2、导师的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导师的全部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录,每月级部检查一次,量化赋分。级部考查分导育关系建立情况、导育形式落实情况、导育制度完善情况三个维度进行,每个维度分为级部考查、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三个方面。级部考查采取过程和成效检查,由级部负责考查评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1)对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导育关系的考查。
总分20分,学校考查10分,教师自评5分,学生评价5分。
(2)对导师实施导育形式的考查。
总分40分,学校考查20分,教师自评10分,学生评价10分。
(3)对导师完善导育制度的考查。
总分40分,学校考查20分,教师自评10分,学生评价10分。
3、每学期,学生处组织检查一次。
4、学校建立导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导师评选活动,学校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优、晋职、聘任的优先条件。
考评内容为:
(1)学生德育、体育、卫生、纪律、学习进步程度(40%)
(2)学生个性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等(30%)
(4)学生的反馈评价(30%)
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
2018年3月